产后恢复 |

产后恢复 |
![]() |
产后恢复 |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指一定程 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评定标准:肥胖 度=(实际体重 -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100%。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 (国 际单位kg/m)
理想体重 = 22 ×身高2 (米),±10%依据不同身体质 量指数,我们可以看出自己的体重是否合乎理想
二、中医减肥:是利用中医辨证 施治的原理,从调整内分泌入手,通过针灸、点穴等综合治疗对肥胖者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调整。
中医对于肥胖的 认识早有记载, 发生原因多与 “湿、痰、虚 ”有关。中医根据 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
1、腹型肥胖:因 肝气过剩引起,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
2、虚胖:因肾功 能太强或太弱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症状。
3、脂肪型肥胖: 因血气过盛引起,容易引发心脏病。
4、病态肥胖:因 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产后肥胖、激素性肥胖属于此类。
5、气胖:因三焦 经异常引起,属精神压力型肥胖。
对于这些类型的 肥胖,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及体内酶的存活度。而中医则能够由内而外的调整人体,从调节内分泌入手、对肝、脾、肾、心脏、肺及三焦等进行调节,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 体的统一,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中药无副作用,还能起到滋补和保健的作用。
中医认为肥胖病 多为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以气虚为主,若兼阴阳失调,可有阳虚或气阴虚,病在脾、肾、肝、胆及心、肺,临床以脾肾气虚为主,肝胆疏泄失调亦可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不兼血淤、气滞者。标本虚实之间 ,可有侧重、错杂。临床应抓住重点,审证求因,精心遣药,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从体质指数来看 ,最标准的身材BMI值在20-22之间,BMI是医生用来评判 身体肥胖标准的一个指数。
体重指标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m2)
正常体重: 18.2-22.9 过重:23-24.9 一级肥胖: 25-29.9 二级肥胖: >30
四、注意事项:
1、 皮肤病或是其他 疾病,最好不要进行中医减肥
2、 如心脏不好、配 有起搏器的不要进行此手法减肥
3、 如有出血倾向疾 病,血友病、贫血等不要进行中医减肥
中医减肥6方:
1、 宽胸化痰2、活血化瘀 3、利尿渗湿 4、疏肝利胆 5、泻下通便 6、和胃消脂法
中医减肥的特点 :
1、调节内分泌、 有效性、安全性通过中医调理,使代谢达到一个新的“调节点”持久、不易反弹。
2、根据中医经络 学说,使体内脂肪快速分解,交感肾上腺皮质调节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几乎无反弹。点穴推脂疏通经络,将脂肪燃烧分解,渗入脂肪一下8厘米,快速消除 体内多余脂肪,排除久积毒素,纯物理减肥方法。